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2024年清明节祭奠活动纪实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缅怀先人特殊的节日,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全体会员永生难忘冯志强、田秀臣、雷慕尼等先辈对我们传承、教诲的恩情,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4月1日派出庄建国副主任、秦兰玲副主任,田京苗副主任及诸位代表分别前往万安公墓、八宝山公墓给冯志强、田秀臣两位先师扫墓,并由庄建国副主任代表专委会以及全体弟子念祭拜词。
祭拜冯志强先师
庄建国、邓根林、田京苗、秦兰玲诸位老师为冯志强先师扫墓并祭拜。
庄建国副主任带领大家读祭拜词。全文如下:
尊敬的冯志强老师,尊敬的冯老夫人:
岁月如潮,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及您的徒弟、再传弟子代表来看你们了, 手捧鲜花站在墓碑前,凝望着您二老遗像,,让我们献上深情的缅怀。想当年您在万人之中技艺超群独树一帜,曾三下陈家沟, 把那里几近失传的陈式太极拳又反哺了回去, 在北体大武术馆里, 您只用了一招起势,将美国号称无敌手的大力士摔的心服口服, 国内外多少武林高手甘愿拜在您的门下, 武林雄风被您演绎的酣畅淋离,更难能可贵的是技艺再高, 本事再大,您永远是恩师在上,尊重历史传承。
岁月无情人有情, 您二老虽离我们远去,但遗训我们难忘,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王庭鼻祖, 北京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人是陈发科师祖。
清明如歌, 桃花如诗, 每年的清明节就是在提醒我们: 一是不忘先人,把根留住, 二是珍惜当下, 练好拳, 追求健康, 做好对下代的传承。
冯老师,冯老夫人安息吧。
明年清明再来祭拜,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
您的徒弟、再传弟子
2024年4月1日
祭拜田秀臣及雷慕尼先师
庄建国、邓根林、田京苗、秦兰玲诸位老师为田秀臣先师扫墓并祭拜。
庄建国副主任带领大家为田秀臣、雷慕尼二位先师致祭拜词,内容如下:
尊敬的田秀臣、雷慕尼二位先师及二老夫人:
踏着小草初绿的土地,迎着柳枝摇摆的清明时节, 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 你们的徒弟及再传弟子代表来到八宝山人民公墓,站在田秀臣老师及老夫人的墓前给你们祭拜,寄托哀思, 你们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时间, 弹指一挥间, 记忆的印记却不可磨灭,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 留下的影音片断印证着你们的精神永存, 为我们传下的做人品格, 练拳技艺已然成为了我们心中的宝贵遗产,如同给冯老师的祭拜词一样,在北京陈式太极拳的传承谱系中,您二老也是尊师重道,不辱师门, 坚守着陈式大极拳的根源,这一点我们后代也要牢记向先师们学习,永远坚守师传底线。
先人已逝, 无法再面对我们传艺, 但在我们心中, 你们从未离开过。“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大自然是如此的诗意盎然, 我们唯有练好拳,练好身体, 带好后代,是对先师们最好的缅怀和尊敬。
先师们安息吧,我们会做好的!
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
第十一代及以下全体弟子
2024年4月1日
祭拜田秋田老师
秦兰玲、潘英、何洪义三位老师为田秋田老师扫墓并祭拜。
冯志强先师简介
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中国武术九段,原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原北京
武术协会副主席,原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原志强武馆馆长。
曾兼任海内外100多个武术团体的名誉会长、顾问或总教练,是引领陈式太极拳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冯老师是一位武德高尚的爱国武术家,无论何时何地,一言一行均以国家、民族、师门、人格为重。
他多次谢绝了出国定居和高薪私聘的邀请,他总是说,“我的根在中国”。
田秀臣先师简介
田秀臣(1917-1984),河北完县人。
幼年体弱,因以习武。曾学少林拳及器械长于哪吒枪、锁扣枪、五虎断魂枪。十八岁在崇外火神
庙“大兴第一武术社”从著名拳师唐凤亭学形意拳,并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和戏院等处做过表演
博得好评。
一九四一年,田秀臣在宣武区骡马市大街王文通笔墨庄当掌柜,此处正与被誉为“太极一人”陈发科
前辈的居所中州会馆斜对面。因以得识并倾慕陈发科老师雄浑沉厚,刚柔并致的陈式太极拳。更为陈
发科老师纵放屈伸,擒拿跌打“挨着何处何处击”出神入化的推手功夫所折服。从而开始学习陈式太
极拳。其间同学还有雷慕尼、李经梧、孙凤秋等。为了学好陈式太极拳,他经常请陈老师到笔庄单
独教习,陈式太极拳一路就学了三年,后又学了二路。陈式大杆、太极棒、大捋、推手、乱踩花,
并学习了肩、背、跨打的基本功。且留有与陈发科老师推手的五张照片,并在“沈家桢、顾留馨”所
著《陈式太极拳》一书中被采用。
一九四六年,在陈发科老师六十大寿时,田秀臣、李经梧、孙枫秋、宋麟阁等四人正式递贴、磕头
拜在陈发科老师门下,成为陈发科少有的几位入室弟子之一。由于学习刻苦,所以其拳形酷似乃
师。深为乃师所赞许并为同门所称道。并曾受陈发科老师的委托到棉花胡同代师传艺。
一九六一年,田秀臣老师秉承师志,开始在东单花园传授陈式太极拳,他保持了陈发科老师原有的
风格特点,他行拳舒展大方,气势饱满,动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一气哈成。一招一
式以身带手,周身相随,螺旋缠绕,意气融合,内外合一,潇洒自如。给观者以美的享受。招招式
式无不刻求陈发科老师原有风貌,唯恐变改,因此从学者甚众,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陈式太极拳名
家。
为了教好陈式太极拳,1963年他戒掉了抽了几十年的烟,他对学员不论地位高低,经济条件好坏,
对拳的领悟快与慢,他总是一视同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教会为止。对于经济困难的同学他免收
学费,并接济过生活拮据的同学,因此得到了后辈学者的一致赞誉。正如一九六三年同学们赠给他的
横幅中写到的“…秀臣师乃陈氏亲传,且练修并重,能调济刚柔,拳形活泼,意中潇洒,意气融合,
内外如一,乃德才兼备之良师。使吾辈学者易于深造,裨益大焉…。”
一九七七年应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的邀请在该院教授陈式太极拳。从学者有阚桂香、刘玉萍、
周佩芳等教练及许多干部职工。并拍摄了陈式太极拳第一部影视资料片,为保持陈式太极拳这一传
统古老拳种的原有风貌留下了珍贵资料,使后辈学有所本、学有所规、学有所成。
一九八一年,日本太极拳协会三浦英夫知道委员长和副委员长中野村美、高谷宽顾问、武田幸子都
先后慕名拜访他。观看他的表演与教学,还在日本八二年“太极”元旦号刊登了他的拳照。
改革开放后,常有好友、后人来京拜访求教,他总是耐心解说,一一示范。一九八三年由陈家沟著
名武术家陈伯先赠送一副书法作品,书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正在太极拳之循序渐进之鞭策警
句,余既愚且懒惰,深感前辈之老当益壮之行果,田秀臣师叔正挽。葵亥正月伯先书于陈家沟学
校”。这副作品表明了陈伯先为人谦逊的高尚品德和对田秀臣老师的敬慕之情。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他参加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徐才等领导同志关于:必须加大力度,挖掘
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的精神,给他以很大鼓舞。1983年4月,田秀臣作为发起人之一并担任副会长
的“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
由于田老师教学认真,平易近人,兄弟拳种的老师也都愿到辅导站来串门,助兴交流,有很多人带
艺投师。星期天在文化宫红墙外有100多人,或交流学习心得,或切磋技艺。在当事情况下这盛况是
空前的,八二年曾由人在《人民日报》撰文介绍当时的盛况。
田秀臣老师因病于一九八四年仙逝,当时朋辈学生悼念者近千人。
雷慕尼先师简介
雷慕尼先生,湖北省武昌人,生于1911年,故于1986年,享年七十有五。他曾任北京市武术协会顾
问,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
雷慕尼先生在1932年,拜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在陈发科先生所
传授的诸般技艺中,雷慕尼先生在功架上下了超常的心力与功夫研练,他的走架意、气、形、神浑然
一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发劲处崩弹冷脆,转换处缠绕连绵。雷慕尼先生晚年的拳架更达到了动
静自然,随心所欲的境界。
雷慕尼先生不仅善武而且知文。他酷爱书法金石并有很高造诣。在抗战胜利后雷慕尼在武昌开办金石
书画社“石馨斋”,闻名一方。
雷慕尼先生为人生性笃厚热诚,虚怀若谷,不事张扬,他曾在北京月坛公园等处教拳授业,授拳时雷
慕尼先生不厌其烦有问必答,每个动作反复演示讲解亲自示范,颇具其师陈发科先生遗范,向他求教
者甚众。
田秋田老师简介
田秋田,男,1933年10月13日(农历八月廿四日)出生于一个祖传制笔业家庭,籍贯河北省完
县。
小学就读于手帕胡同小学,15岁起在自家笔铺学徒,1956年成为制笔厂工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
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夫妻66年相濡以沫,育有两子三女,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1954年开始跟随其叔父田秀臣学习陈式太极拳,还向李秉慈、王培生、冯志强老师学习过太极拳,
是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长期担任华城武术社顾问,为办好拳社尽心尽力,任北京武术运动
协会委员,中国武术七段。
1976年起开始进行太极拳教学、讲座,东单公园、历史博物馆、在南池子、天坛、军事博物馆、中
山公园等地,足迹遍及北京各个城区,因其突出表现,曾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表彰。
1992年至2005年任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利,不计报
酬,为研究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研究会恢复了许多站点,建立了新的章程制度,建立了两
级管理、站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20世纪90年代,在陈式太极拳纷杂、莫衷一是的时候,适时提出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概念,确立
了陈发科在太极拳发展中重要的宗师地位。
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普及发展中,曾多次担任太极拳重要比赛的裁判,参与陈式太极拳竞赛
规则的制修订,还作为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应邀多次参加重大展示表演活动。受聘长期担任中医
药大学、北京财政局等单位的陈式太极拳教练。
在其教学生涯中,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义务传拳,诲人不倦,诚恳待人,注重德育,言传身
教,培养出了众多的太极拳人才,其弟子、学生、再传弟子遍布海内外,在国际国内各项赛事中表
现出色,成绩优异,有些已成为太极拳专家,有的在武术机构中任要职。其弟子共收再传弟子二百
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弟子及再传弟子中,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一级24人,中国武术段
位七段1人、六段23人、五段33人、四段约51人。1999年受聘于北京武术队向国外学生传授陈式太
极拳。
晚年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太极拳,视发展北京陈式太极拳为己任,所撰写发表的论文得到广泛
好评,有的还在相关研讨会上获得奖励。
田秋田先生为人厚道诚实,谨言慎行,德艺双馨,平易近人;拳架中正安舒、儒雅大方。强调太极
拳的柔化和圈的特点。主张打拳应以太极拳传统理论为依据,以陈发科拳照,田秀臣电影资料和顾
留馨、沈家珍《陈式太极拳》一书为参照,应尊重套路传统,不应随意填改动作。强调身法和脚的
方向,以身带手,规范行拳。
2016年6月8日凌晨4:30,著名太极拳家田秋田先生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
田秋田先生为推动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呕心沥血,以其执著的信念、永不衰减的热情,他的一生
为太极拳推广、普及辛勤耕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授业凭法度严谨,做人靠宽厚诚实。”正是对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参考:
1.田秀臣老师简介
2.雷慕尼先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