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2023年清明节祭奠活动纪实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2023年清明节祭奠活动纪实

2023-04-05

图片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缅怀先人特殊的节日,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全体会员永生难忘冯志强、田秀臣、雷慕尼等先辈对我们传承、教诲的恩情,专委会分别派出秦兰玲副主任,李建伟、田京苗副主任两路代表分别前往万安公墓、八宝山公墓给冯志强、田秀臣两位先师扫墓,另外白淑萍、田京苗老师撰写文章追忆田秋田、雷慕尼等先师,下面是陈式专委会这次祭奠活动纪实。

一、专委会副主任秦兰玲老师带队前往万安公墓给先师冯志强老师扫墓

2023年3月30日,北京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原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主任秦兰玲老师带队前往万安公墓给先师冯志强老师扫墓,献上专委会全体会员的一份哀思!



图片

秦兰玲老师上前给冯志强老师献花


图片

秦兰玲老师上前给冯志强老师摆祭品


图片

秦兰玲老师带领队伍为冯志强老师献花


图片

秦兰玲老师带领队伍祭拜冯志强老师

二、专委会副主任李建伟以及副主任田京苗老师带队前往八宝山公墓给先师田秀臣老师扫墓

2023年3月31上午,北京陈式太极拳业委员会(原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主任李建伟以及副主任田京苗老师带队前往八宝山公墓给先师田秀臣宗师扫墓手捧洁白的鲜花献上专委会每个会员的一份哀思!

图片

李建伟老师为田秀臣老师献花篮


图片

田京苗老师田秀臣老师献花


图片

李建伟老师与田京苗老师来田秀臣老师摆上祭品


图片

研究会代表上前拜祭田秀臣老师

三、谢志根老师携夫人王黛丽委托再传弟子及学生祭奠冯志强先师

2023年3月25日,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志强武馆荣誉馆长、美国内功王国际太极拳学院荣誉院长、冯志强大师的入室弟子谢志根老师携夫人王黛丽托再传弟子及学生前往京郊万安公墓,为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老会长、太极拳宗师、国际知名武术名家冯志强大师举行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活动,来自日坛辅导站的会员代表多人参加了此次祭拜活动。


图片

庄严肃穆的墓碑



图片

再传弟子们集体献花

图片


为祖师爷擦拭墓碑台面


图片

为冯志强师爷献花


以下是此次扫墓祭文。

悼念恩师冯志强先生

——清明节祭文

每逢清明倍思亲,我随著名武术家恩师冯志强先生习练陈式太极拳、器械及推手四十余年,1995年3月由冯志强先生授旗成立北京市武协陈式太极拳日坛辅导站,按老师的要求传授陈式太极拳,当时老师还经常到站上传授,28年来,遵照恩师的教导,把太极拳事业弘扬光大,本着造福人类的宗旨,扬我中华文明,传播太极文化,广育太极人才。今天,由我的弟子、学生代表前来给师爷、师奶扫墓,寄托我们的哀思!!

今后在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的领导下,我们会把日坛辅导站的工作,做得更好!!     

弟子谢志根的弟子代表拜祭

            2023年3月25日

本次清明祭奠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举行,寄托了弟子后辈们的无限哀思,表现出大家对一代宗师冯志强先生无比崇敬以及感恩之情。年轻一辈决心继承冯师爷的遗志,将陈式太极拳发扬光大,为中华武术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田京苗老师撰文: 追忆师父 习武感悟

我是北京市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中国武术太极拳七段、我国著名武术家雷慕尼先生弟子田京苗。

自七十年代末与雷慕尼老师相识在北京月坛公园陈氏太极拳拳场,我便正式拜雷老师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传统陈氏太极拳、剑、推手、乱採花等套路。直至一九八六年老师过世,我都朝夕相处,从未间断。

在习练过程中,雷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拳术水平也迅速提升。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九八四年夏季,雷老师带我参加全国武术选拔赛。当时我参加两个项目,传统陈氏太极拳一路和传统陈式太极剑。雷老师亲自把我送到检录处,在即将进入赛场的时候,轻声嘱咐我不要紧张、不要怕,放松了、放开了把自己最好的功夫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裁判。在雷老师的关心、陪伴和安慰下,我备受感动,只说了一句话:雷老师您放心吧,我一定争取拿第一名!

该我上场参赛了,赛场上的我果然很放得开,撒欢儿似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成了传统陈氏太极拳一路的动作。在紧接着的传统陈式太极剑比赛中,有了第一场比赛撒欢儿的感受,我彻底找到放松的状态,更加有信心,肢体也更加舒展。演练完整套动作收势后,迎来了看台上热烈的掌声。成绩出来:传统陈氏太极拳一路第二名是田京苗!传统陈式太极剑第一名是田京苗!听到赛场组委会公布参赛成绩后,我和雷老师都非常高兴,我真的没有辜负雷老师的希望,取得较好的成绩!

追忆师父

雷慕尼先生五十余年来以专授传统陈氏太极拳而称著。集一生所学,将陈式一路拳八十三个动作(较慢),陈式二路拳七十一个动作(较快)综合在一起,斟酌取舍,选其精华,创编了陈氏太极拳三十三式,使之动作简单易学又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为陈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方便与条件,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

雷慕尼先生的一生奉献给了武术事业。他所创编的《陈氏太极拳三十三式》一书于一九八七年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无疑将作为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页而载入我国武术史册。

先生在教授陈氏太极拳的过程中,常谆谆告诫我们习练陈氏太极拳一定要放松,在周身放松之下富有相应的掤劲,使周身微有一种膨胀之感。有如修补自行车内胎时必须稍稍打点气,使车胎轻轻鼓起,既不可过软,亦不可过硬,泯凹凸于无形。如此,不仅周身轻灵,变化自如,尤有助于下盘坚实,安如磐石。

参考资料:《陈氏太极拳三十三式》一书。

图片

五、白淑萍老师撰文>

  我自上世纪90年代初随恩师习练陈式太极拳至今。在与恩师习拳的20余年的日子里,他爱徒如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严师慈父,他平易近人德艺双馨。他的离世,是我太极界的重大损失。我怀着感恩之情追思恩师。

一、严师慈父

  与恩师之缘是经我的第一位老师吴向光之缘与恩师田秋田相识。在90年代初,吴向光老师因病离世,在告别仪式上,田秋田握着我的手说,吴向光是我的师兄,他走了,我接着教你。从此,他像对待子女一样,在东单公园和天坛公园手把手的毫无保留的讲述拳技拳法,一丝不苟的将陈式太极拳二路、刀、剑、推手传授于我。田师带我参加了陈发科先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使我了解了陈发科在京传承陈式太极拳的历史。

  在习拳过程中,每一动,田师总是反复讲解严格要求,动作不到位,他总是反复示范,直到我全部掌握。记得在95年我参加北京市比赛,是代表北京武术院的,他说:“拿不到前三名,不要说我是你的老师。”

  1995年元月,我向田师递交了拜师申请,成为他的第一位申请拜师学艺之人。在恩师谆谆教诲下,在北京市历届太极拳比赛中均取得陈式太极拳第一名。当90年代末,我带北京队参加全国太极拳比赛,出发前,田师亲自指导,严格要求,使我们队在全国太极拳比赛中荣获集体项目五连冠的优异成绩,我个人也获得五连冠。每次回京向恩师汇报成绩,他总是一句话:你所取得的成绩,说明参赛队水平一般,你才拿到冠军。他在告诫我,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努力,刻苦习练。我所取得的每一点点进步与恩师的严要求是分不开的,都凝聚了恩师的心血。

二. 没有门户之见。

  记得2003年在我申请六段时,请恩师签字写评语,他说:刘高明先生是你杨式拳的师父,你先请刘高明老师给你签好,然后我再给你签。在评语一栏他这样写道:尊师教,重传承,认真钻研,刻苦习武。他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三. 忠于太极事业。

  恩师在北京陈式研究会任秘书长时,积极推动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传播,多次赴安徽、江苏、上海,与名家交流研讨,不遗余力地宣传北京陈式太极拳。他常常提醒并要求我,以顾留馨、沈家桢编写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为教材,以田秀臣录像为依据,以传统太极理论为指导,传授北京陈式太极拳。他数十年如一日学练传授北京陈式太极拳。他积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印发给一起习练的弟子学生,使学习的人明理懂法。

  田师曾经为传授北京陈式太极拳,不顾自己刚刚做了心脏支架,伤口尚未愈合,冒着三九严寒来给徒弟们上课。那天他连手套都没带,手冻得像胡萝卜。看着恩师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从恩师身上,我体会到了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这使我终生难忘。

四. 重传承

  1995年,恩师把一张小学生习练陈式太极拳的照片给我看,他说:“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希望。”在师父的启发下,我自1996年开始,教授小学生习练陈式太极拳,并组织他们参加北京市太极拳比赛。那时,没有分年龄组,只分男女组,他们就与成年人一起参赛。后来,到了1999年,武术院梁贤德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北京市今年专门设了少年组。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田师,他高兴地说:这是一大进步,从来没有少年组。要求我继续努力,把娃娃练太极抓好。从2012年至今,经师父见证,我已收20余名青少年入门。共收徒108人。

  今年春节期间我去看望田师。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出不去了,你作为大师姐,一要团结好师兄弟,多在一起研讨,二要带好徒弟,光大师门,三要传好北京陈式太极拳。

  恩师已去,但精神永存。我要沿恩师的足迹继续弘扬光大中国太极文化,为弘扬北京陈式拳,在海南、内蒙的发展传播,我将尽心尽力,努力完成恩师的宏愿!

  愿恩师一路走好。

徒儿:白淑萍   叩恩!

2023年4月2日

图片

白淑萍老师拜师 与师父师母合影

图片

当年拜师仪式上的合影

图片

田秋田老师带领参加纪念陈发科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大会